瑞金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沉的自信不竭的力量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江西日报」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

百年历史的余音久久回荡。行走神州大地,踏进一处处革命旧址、瞻仰一件件红色文物、聆听一个个英雄故事,从挖掘到点亮,红色文化带来的是无比深沉的自信。

崭新征程的号角嘹亮吹响,面朝星辰大海,百舸争流。直面一张张时代考卷、跨过一道道激流险滩、担起一个个伟大使命,从传播到传承,红色文化迸发的是恒久不竭的力量。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时指出,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

各地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必须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新赶考之路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绘出红色地图擦亮历史地标

一条路能有多火?

“延年、乔年,你们若在场,看这盛世繁华,该多好……”路牌下,一束束鲜花、一张张留言卡,自夏至冬从不间断。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长约1.1公里、通往繁华大道的延乔路此前“本地都鲜少人知”,今年成为“网红路”。人们从全国各地奔赴至此,有的学生从东北坐10余个小时火车,只为来致敬先烈。

擦亮红色地标,让英雄成为一座城市最耀眼的明星。

一张更大的“红色地图”已经产生。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份,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万件/套。

这张地图上,一个个红色地标串珠成链。

在黄浦江畔,为满足人们追寻红色文化、体验红色之旅热潮的需要,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整合红色资源,发布“红色文化地图”,鼓励支持文旅市场主体推出“浦江游览”“巴士游”“铁路游”等形式多样的红色文旅产品,串联起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的“红色专线车”及城市微旅行线路,深受市民游客欢迎。

这张地图上,一批埋在记忆深处的红色资源被重新发现。

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黄麟乡井塘村通过走访调查,抢救性地挖掘出“井塘会演”“一口救命锅”“一床被单”等9个鲜活故事。

从看得见、记得住到带得走,红色文化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讲好红色故事培育信仰之光

让波澜壮阔的党史遇见精彩纷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创新的文化供给方式更接地气。

陕北高原,延安市开展“新时代·新民歌”传唱行动,激发基层文化能人、民间艺人、业余文化队伍热情,征集有关传播红色文化的词曲、舞蹈、快板书等作品千余件,以专业人员先学先唱、干部职工带头领唱、中小学生课前选唱、志愿者指导教唱等方式,开展各类活动近万场次,吸引万余人次参与。

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要让红色精神在下一代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副主任兼关向应纪念馆馆长王海军把纪念馆变成“开学第一课”的实景课堂,联系驻地涉农学校,组织孩子们参观,被多所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

日新月异的高科技,让更多红色故事、红色人物“活”了起来。

在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24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有了数字展馆,AI、VR新技术全景数字化呈现,参观者可发弹幕留言互动。截至11月下旬,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云平台访问次数约万次,用户区域遍布全国各地和俄罗斯、美国、法国、日本、菲律宾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一批又一批参观者带着敬仰追寻而来,满怀理想斗志而去,他们寻到了担当之要、追梦之路、信仰之光。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任何文化都要在与时代的对话中获得生命力。新征程开启,文化的力量,也必将在赓续红色血脉、奋进伟大梦想中生生不息。

这种力量,化为生态文明实践中的艰苦奋斗——

初冬时节,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却绿意盎然,一派勃勃生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当地党委政府通过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全县水土流失率降至6.78%,改变了曾经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的面貌。

长汀县委书记赖进益说:“长汀是闽西革命老区县和原中央苏区县。传承红色基因,就要抓住中央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机遇,艰苦奋斗、实干为民,用‘绿富共赢’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这种力量,化为科技自立自强中的攻关创新——

科学家郭永怀隐姓埋名投身于我国核武器研制,年12月5日,当乘坐的飞机坠落时,他和警卫员在生命最后一刻,用胸膛护住了公文包里有关中国热核弹头试验的重要文件。

郭永怀曾执教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两弹一星”科学家们的生平事迹感动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科研团队的“95后”钟翰森便是其中一位。为了加快技术攻关,钟翰森和同学们常连续做实验十几个小时,困了就摆开折叠床躺一会儿。“我们要学习前辈们的科技报国精神,时不我待,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奋力攻关。”他说。

这种力量,化为共同富裕大道上的接力传承——

叶坪镇华屋自然村是江西省瑞金市的“红军村”,因苏区时期家家户户有人参加红军而闻名,如今已蝶变成红色旅游“明星村”,纷至沓来的游客为小村带来商机。55岁的村民华小英创办的泡菜品牌通过“景区直销+电商”模式,年产值超万元,用工高峰时可突破百人,每位工人每月增收余元。

“当年村民参加红军,就是为了改变穷苦百姓的命运。今天接力棒传到我手里,我要让乡亲们过上幸福日子,让先辈们的梦想变成现实。”华小英说。

这种力量,化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鱼水情深——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传颂着长征路上红军与藏族土司杨积庆结下生死情谊的故事。而今,在土司衙门旧址的所在地博峪村,当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76户人家开起“藏家乐”,全村年营业收入额突破万元。

这种力量,化为迎战困难风险的勇毅担当——

在安徽省铜陵市地面下米的冬瓜山铜矿巷道里,设立着党员活动室。秋冬能源保供中,矿道两侧展板上的红色故事给了“60后”党员许世峰无穷的力量,许世峰和大家分享了老党员的故事后,就又带着工友们投入到艰苦的作业中。

回望百年,那些沉淀下来的红色文化,已熔铸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根与魂,这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人胸怀“国之大者”,砥砺奋进的精神之钙、思想之舵、信仰之基。

历史照亮未来,征途未有穷期。

(新华社记者:李亚彪、张紫赟、邬慧颖、蔡拥军、唐弢、文静、陈爱平、秦宏、李浩)
  (据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