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探寻红军在三岔镇的长征足迹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www.t52mall.com/m/

庆阳市镇原县三岔镇是黄土高原上一个小镇,86年前,这里发生的有关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让它永载史册。

年10月10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三岔镇,与周恩来、彭德怀等在此宿营一晚。在这里,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撒播的革命火种,从此在这片黄土地上扎根、开花、结果。

红军长征三岔纪念馆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三岔

年10月12日晚,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和后方机关8.6万人由江西瑞金、福建长汀革命根据地出发,开始长征。年6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四川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继续北上,经过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到达甘南迭部县达拉乡俄界村,并将北上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年9月22日,陕甘支队在哈达铺召开会议,正式决定以陕甘革命根据地作为长征的目的地。会后,陕甘支队进占界石铺,翻越六盘山,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到达宁夏固原县的刘塬。

三岔镇毛泽东旧居

年10月9日,中共中央及陕甘支队从固原县的刘塬、孟家原进入镇原县武沟乡孟庄村,后经过三合、周家台子等村庄。当晚主力部队在石佛崾岘、大庄院、陈家湾一带宿营。先遣部队连夜经过马渠、唐家塬、塔儿洼、寺庄湾等地,于10日凌晨赶到三岔镇。这一天是国民党政府的24周年国庆日。国民党西北“剿共”副总司令张学良作出在洪德、悦乐以西地区(今镇原的马渠、三岔、殷家城一带)消灭陕甘支队的部署。

张学良在电报中要求:“着其兵军何(柱国)军长率其兵第三师向毛(泽东)、彭(德怀)残匪寻踪,迎头痛击,务期在悦乐镇、洪德城以西全数歼灭。毋纵其通过此线,以期各追击部队会而歼灭之……各军不分畛域,不顾一切,速将毛彭歼灭,毋使其与陕北共匪合股为要。”

三岔镇毛泽东旧居内景

恰是在10月10日这一天,毛泽东在三岔镇接到了陕甘红军领导人送来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信件。毛泽东看过信后,高兴地说:“这下子好了,可到家了。”毛泽东当即登上一个小山坡,挥舞着手中的信,向正在休息的红军指战员宣布:“同志们,我们就要到陕甘根据地了!咱们的陕甘红军派人来接我们了!”毛泽东话音刚落,整个山坡上下立刻沸腾起来,到处是欢歌笑语,大家激动地互相拥抱。

长征胜利在望,但国民党军队却紧追不舍,妄图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一举消灭。10月10日上午,陕甘支队主力部队相继到达三岔,为了阻击尾追之敌,陕甘支队派一个连迂回到距三岔30多华里的塔儿洼设伏,利用有利地形将敌军截击在一个狭长的崾岘。经过几小时的激烈战斗,打死打伤马鸿逵部余人,缴获了不少战利品。至今,三岔镇还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八月中秋九月半,塔儿洼遇火线,红军战士真勇敢,国民党军队不沾边,马匪骑兵死伤上千万,红军只伤了八个半。”

三岔镇毛泽东旧居内景

10月10日晚,毛泽东就住在三岔镇街道北边的一所天主教堂里,周恩来、彭德怀住在教堂附近的窑洞里。第一纵队及纵队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在三岔街宿营;第二、三纵队及李富春、叶剑英、邓发等在距三岔街道三四里的山岗土窑里宿营。次日,为避免同国民党军队决战,及早进入陕甘苏区,陕甘支队兵分两路离开三岔镇迅速北上。16日,陕甘支队进入陕甘革命根据地。19日,党中央和毛泽东率领陕甘支队到达吴起镇,与陕甘红军会师,胜利结束了历时一年的长征。

红色热血播撒革命火种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镇原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其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在当地广为传播。红军长征沿途尽管遭到国民党军队的追击、阻截,面临饥饿、寒冷、疲劳、疾病和死亡的威胁,但在战斗、行军和驻扎休整过程中,仍然严守纪律,对群众秋毫不犯,不损坏一棵庄稼;尊重群众,说话和气;买卖东西价格公平合理。凡是借用了群众的东西都如数归还,吃了群众的米、面、菜,烧了群众的柴等都照价付款。群众不在的,把钱放在群众家中。

年10月10日,红军陕甘支队在三岔攻下了国民党保安队设在三岔镇以南1.5公里的南山湾堡子,消灭了国民党三岔保安队。缴获手枪1支,长枪29支,没收粮食近20石。

图为南山湾堡子战斗遗址。

在行军作战途中,红军抓紧一切机会打土豪劣绅救济穷人。陕甘支队从孟庄到三岔,沿途打下了刘杰、虎存州、孟维常、陈学礼等5处地主的庄堡,消灭了国民党固原县三岔保安队,处决了保安队长白嘉惠、豪绅杨帮俊、白秀海、李三茂等人。红军的这些活动,使镇原人民真正认识了红军,打下了较好的群众基础,还发展王述武等贫苦农民入了党,为镇原地区的革命事业播撒下火种。

当中央红军与陕甘红军会师后,国民党调集20多万兵力,于年4月对中共中央所在的西北革命根据地发动了新的“围剿”,妄图把共产党和红军困死在陕甘地区。中共中央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决定向陕甘宁三省边界国民党军事力量相对薄弱的地方西征,以巩固和发展陕甘根据地,扩大红军,争取西北抗日力量的联合,创建陕甘宁新苏区。

红军的再次到来,鼓舞了镇原民众。在解放三岔、马渠战斗中,人民群众为红军战士送水送饭,救护伤员,破坏敌人交通线,为西征战役取得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年9月,陕甘宁独立师师长姚喆在马渠指挥独立师三团,消灭盘踞在马渠镇孙家堡的50多名反动民团武装。由于三团装备较差,又缺乏攻坚经验,加之孙家堡地势险要,工事坚固,三天三夜未能攻克。后在游击队和当地群众的配合下,架上云梯攻破寨子,消灭了匪徒。

年11月,陕甘宁独立师一团和环县游击队清剿盘踞在三岔铁王山一带的赵老五(赵思忠)匪徒,战斗打响后,匪徒据险负隅顽抗,一团进攻多次受挫。后部队调整战术,兵分两路前后夹击,摧毁了匪巢。战斗中,一团团长杨瑞林壮烈牺牲。期间,陕甘宁地方工作队带领附近的群众进行了支前工作,运送弹药,制作担架,救护伤员,送饭送水,为战斗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图为庙渠乡开明地主孙世涛支援西征部队粮食余石,由固原、镇原、曲子三县组织民夫运到曲子,从年11月开始到年6月才运完。

整个西征战役历时两个月,于年7月底胜利结束。解放了曲子、环县、豫旺、盐池、定边等城镇和镇原北部的马渠、三岔、殷家城、何家岘、黑渠口、王寨、方山、新集等地,开辟了纵横多里的新根据地,建立了12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使其与陕甘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形成了东西多里、南北多里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西征战役的胜利,也使镇原县北部地区成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征精神点亮幸福生活

西征战役解放了镇原北部地区,中共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派李廷序率领地方工作团来到镇原、固原解放区开展工作。在打击国民党和地主阶级势力、肃清土匪恶霸、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工作团开始了建党建政工作。年10月初,中共固原工委在三岔成立。同时,中共三岔秘密区委建立,驻地三岔镇。三岔区委一成立,就在三岔、殷家城、黑渠口、马渠等地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党的革命事业逐步在三岔镇稳固扎根。

在陕甘宁省委工作队的帮助下,三岔区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土改工作的开展,使贫苦农民得到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激发了生产积极性,农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过上了当家做主的幸福生活,有力推动了镇原县革命的向前发展。

镇原县境内农民抗日救国会最早就成立于三岔。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镇原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年春,中共庆环分区党委派一批干部到镇原县,发展和建立群众团体,得到当地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响应,纷纷组织自卫军或参加八路军,投身抗战。平泉、新城、中原组织了一个自卫军,有66人参加。同年秋,平泉、新城、中原、三岔有名青年参加自卫军。9月,三岔区又动员45名青壮年,参加了八路军。

红军长征三岔纪念馆内景

历经2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后,镇原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终于迎来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成立后,三岔镇的人民群众一刻也没有忘记红军长征经过镇原的这段光辉历史及为此而倒下的革命英烈。年3月,三岔镇党政组织和人民群众从方圆数十里搬迁红军烈士遗骨,集中葬于老爷山下。年,镇原县委组织部、党史办和三岔镇党委、政府筹措资金,在老爷山下红军墓地的基础上,建成了三岔革命烈士陵园。

年,镇原县委、县政府将毛泽东等同志居住旧址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庆阳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镇原县委组织部、党史办和三岔镇党委、政府对这一革命历史遗址进行了维修和开发,建成了红军长征三岔纪念馆。多年来,纪念馆几经维修开发和扩建,改扩建为红军长征三岔纪念园。

三岔革命烈士纪念碑

青山埋忠骨,热血染红旗。红军长征三岔纪念园和烈士陵园共同记载着一段光辉的革命历史,成为镇原县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旅游景点和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也成为三岔镇的名片。三岔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员吕发勇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到纪念园参观的党员和群众越来越多,祭奠革命烈士,继承和弘扬先烈遗志。

斗转星移80余载,植根于这块红色沃土之中的革命精神始终薪火相传,激励着三岔儿女奋发进取。如今,勤劳朴实的三岔人民秉承长征精神,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因地制宜搞经济建设,广大群众鼓起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起航乡村振兴新征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