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化织金年第15期总15期 [复制链接]

1#
北京较好的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就刘玉明“织金古城”悖论辨析

吴 勇


  写在前面:如果从感情上讲,我很不想写更不想发这篇文章,因为玉明不但属于子侄辈的姣姣学子,而且是当年芳草地文学社遗留下来的优秀独苗,他克服千难万险创作出来的《老城纪事》不仅精神难能可贵,所叙述的事和人也有很高的织金记忆价值,对织金文化旅游建设将不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他的散文、小说、诗歌作品同样是织金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在东山片区至关重要的古城旅游建设项目中,玉明是扮演着文化指导的重要身份,而他的一些指导意见又失之于学术上的严谨,甚至有根据杜撰而贻害项目、贻误子孙后代之嫌。但即使这样,我也不忍心提出什么相左的意见,可作协主席杨豪先生却直言不讳地要求我要有历史的责任感,他还说,作为一个长期专注于历史的织金学人,如果因此导致以讹传讹,我就成了历史罪人。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想想玉明也是自家兄弟,作为项目总经理的开永同样是兄弟,而且都是有胸怀的人,当能听取不同意见,于是我也就勉为其难了,只不过我会尽量地柔和一点。我相信,只要通过认真的讨论,对古城旅游文化建设是有作用的。如不恭之处,望原谅。


  刘玉明先生在《“织金古城”建设中不能不说的几个问题(增加版)》里肯定地说,“首先就得搞清楚数千年来织金建城的历史,从历史的高度和广度上去为织金古城把脉,”并且说,“根据史志记载,在织金这块土地上,先后共出现6个古城,即:把瑞城、汉阳城、毗喇城、腪州城、织金城和平阳城。”还提炼出“有条件再打造的古城为汉阳城、平阳城(织金城)、把瑞城”。是不是这样呢?我想,历史问题只有历史才是依据。


  刘先生说,把瑞城是“历史上的汉阳古城旧址,即《平远州志》上所说的‘东山汉阳部落’所在地”,但翻遍《平远州志》我就是查不到这一句,如果我这本《平远州志》没有漏印的话,那可能就是刘先生自己印的志书了。但这样一来问题就严重了,给不读史志的人们制造了一个“汉阳城”假象。实际上之后刘先生的引文也纠正了:“《安顺府志》说,‘曰东山部落,今平远是也,今其城侧有东山,山上尚有古城也。”这句话里并没有“汉阳”二字,也就没有什么“东山汉阳部落”,它只叫“东山部落”。


  而“东山部落”是真实存在的,大大小小的史志都有“穆阿扯袭取东山部”的记载,可惜的是项目策划没有充分认识到它在史学研究和当代旅游上的价值,只是借其名而已。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东山部落是仡佬族的一个方国,唐宪宗元和三年(),东山国仡佬王巴慕腊(把瑞的后代继位者)因残暴成性,酗酒无度,甚至以射人为戏而导致民怨鼎沸,遂被彝族罗氏*国国王穆阿扯乘夜突袭东山国,诛杀了巴慕腊之后,东山国灭亡,更名为“毗喇”,建治所于羊庙大山东麓。穆阿扯与夫人共植桂花树于治所,古树至今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土著民族,据我所知,至今还没有关于仡佬族在历史上有国家雏形的记载,而织金就有个属仡佬族的东山古国。这是有史料可查的,更可据以有所作为。如果我早一点知道该项目并参与建议,我会力主建一个东山古国的都城,并重建一座把瑞的金殿(原址在小教场,《织金文物》一书有遗址照片),而且应该充实一些先秦时代的古人类文明,我认为这是完全可以惊世骇俗的织金品牌,也最有可能成为今天仡佬族朝圣之地。至于“毗喇国”,今后是建在羊庙大山之下,还是与东山古国合并介绍,可以另议。


  没想到刘先生会杜撰出一个汉阳城。却不知秦始皇扫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在当时的行*区划中,的确有一个汉阳县,而且该县疆域辽阔,不仅包括了今天的整个毕节市,而且还包括云南省昭通市的一些地方。我在不同县份见到不少资料,都说的是某某地在秦汉时“属于汉阳”,但并没有说汉阳城在哪里。倒是听赫章朋友说汉阳城就在赫章,但他们并没有起码的历史依据,我不予置信。当然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很希望看到刘先生有织金是汉阳城的证据,那完全可以说明织金在秦代就是一方重地了!没有证据也不要紧,但希望不要乱敷一气,更不能以此来指导项目建设。


  汉阳城之外,刘先生还杜撰了一个平阳城。从康熙五年建立平远府、康熙二十二年改设平远州之后,官方文件和史志从未见到过“平阳城”三个字并列在一起的先例,而“平阳”这个名称是有的。“平阳”一名缘起于乾隆年间举人谢泽写的《新建平阳书院碑记》,当时的平远知州叫李云龙,他看到平远州学宫久已荒废,遂“特举书院,复捐建之”。为什么叫平阳书院呢?是因为想起了前朝大儒王阳明先生贬居尨场驿时,“日与士子讲学,一时闻风向化,蒸蒸然争自濯磨”,即身在平远而心向阳明,故连字而为平阳书院。须知,在此之前根本没有平阳二字的记载。印证资料可见后世知州陈昌言《重修书院更名文腾记》:“乾隆二十二年,候官李君牧于此,以文教为己任,创修书院,名‘平阳’。”这就再清楚不过了,“平阳”一名是李云龙知州的创意,并没有所谓平阳城之说。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由于平阳书院建立而又影响日盛,学界和士民中或许会有人将平远誉为平阳,例如先后担任知州的孙奏和刘淳在描述本地风物的时候,前者写的是《平远道中》,而后者写的是《平阳道中》,但都只是一个指代而已,并不等于平远可以称为平阳,更不至于用平阳取代平远。如果只是玉明先生的一厢情愿可以理解,用于指导项目就有失严谨了。


  刘先生又提到了腪州城。唐代将天下划分为九道,其中黔中道就包括了四十九个州,四十九个州中就有一个叫腪州,其范围就在今织金纳雍一带,这是没有疑问的。我至今没有看到腪州城位于武佐河的资料,不敢妄言。但就算有此史实,距离织金县城也太远了,此次讨论忽略不计;同样忽略不计的还有崇祯年间修建的果勇底城,位于今以那镇果勇村,“吴王剿水西”的时候,吴三桂曾经在那里被水西*围困二月之久,二万八千多人几乎饿死,自然,果勇底城也只是一个地方小城。


  刘先生提到的毗喇城倒是不错。如前文所说,唐代穆阿扯剿灭东山部落后改名为“毗喇”,所以康熙四十九年知州俞九成在《平远州志》序里写道:“平远为水西毗喇地”,明崇祯年间“奢安之乱”后,明五省总督朱燮元裂水西疆土修建了毗喇、水西、大方三城,谷里、归化二堡。这毗喇城是实实在在有的,可以视为平远城的前身,我认为将其作为在建东片区项目名为“毗喇古城”是可以的,也可以在羊庙大山山麓重建为另一个历史文化景点。


  最应该讨论的是平远城,而刘先生竟然没有将这个最应该的城名列出来。对这个始建于明末的古城,诸家方志都叙述得比较详细,如《大定府志》:“平远属水西旧地,环山带水,未有城池,明天启乙亥,宣慰安氏绝嗣,各土目互相雄长,争权擅立,彼此献土献印,请副将一员刘镇藩驻镇于此,岁丙子()始建石城。未及一载,土目纳恩、胧胯作叛,官兵莫能守,弃城而奔,城悉为毁……”《贵州通志》也明文记载:“平远州城,国朝康熙三年,水西平,设平远府,无城,竖木为栅,周围七百二十六丈,高一丈五尺,门四,东曰迎旭,西曰来爽,南曰毓秀,北曰永安。敌楼四。七年,知府邱业、总兵刘文进筑土城,高八尺,周围七百二十六丈。外凿壕,深一丈,宽一丈二尺。”由此可以印证,除明末短暂存在而终毁的城池以外,从康熙七年始建(),至宣统三年(),长达年的时间里,平远州城都是光明正大地存在的,绝没有被所谓“平阳城”所取代。这是一个根本点,也可以说是历史常识,在任何情况之下都是不能含糊的。


  反观织金城一名,恰恰不是史志中的古城名。虽然“织金”一词源远流长,但是真正叫织金城,却是在民国三年()将平远县改为织金县之后。从那时及以后自然都不是古代了,所以狭义的织金城就不是古城名,可以称为“位于今日织金县城的一座古城”,而这座古城最正确的称呼应该叫“平远古城”。如果用了平远古城,就与远在山西省中部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遥相呼应了,只要后续建设跟得上,够品位,将“北有平遥,南有平远”作为今后宣传的广告词,可以说要多酷就有多酷!

◎额外的建议◎


  从以上的叙述看,织金社会历史发展分为东山部落(王国)-毗喇彝族土府-平远府(州)等三个阶段,这代表着两千多年以来织金古代社会的三个历史阶段,有值得深度开发和利用的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三个阶段属于传承关系,不好用各建一个主题城池的办法去反映,而应当统筹考虑和安排,站到古迹形态文化的高端视点进行设计,即使是仿古建筑,也应该做到唯我独有,别出蹊径。尽管现在东山片区的项目规划设计已经定稿,也还想提个权当摆龙门阵的建议:依东山而建东山部落(古国)的王宫,王宫内即有著名的把瑞金殿;建一片颇具规模的州府衙门、副将署、梨园戏楼、文庙、书院以及丁公词、丁宝桢纪念馆等建筑群,完美再现古代州府建筑的轩昂气势与文化景观,必将成为平远古城文化之*。至于那些寺庙,建议大多原址修复,这个片区内越少修越好,尽量不要弄得太杂却能展现出不同凡响文物佳构,以期在将来吸引更多的游客莅临观光。

作 者 近 影


  吴勇,又名苏芯,贵州织金人,祖籍黔西,生于年,当代作家,历史小说家,食用菌专家。现为贵州省作家协会理事,毕节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多彩贵州旅游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食用菌专家顾问团成员。已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七部,中篇小说十几部,包括代表作《水西悲歌》在内的“乌蒙史诗”长篇小说系列获第四届乌江文学奖;多次获得省市级农业科技成果奖,系织金县清香竹荪研究所所长,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专利,被评为全国食用菌精准扶贫先进人物;曾主持黔西象祠修复设计,参与瓮安草堂多彩贵州小镇文化旅游规划等。

“织金古城”

建设中不能不说的几个问题

刘玉明


  文中所说的“织金古城”,是指正在建设中的东片区(即鱼山、三潭滚月、东山一带)“织金古城”项目,而不是指步行街老城。自年3月30日织金古城开工典礼以来,“织金古城”已经成为织金的一个热词,在讨论会上、街头巷尾及网络上,人们常会谈到。谈论的人中,有自始自终支持的,有先不理解后来支持的,还有部分人,既不看设计图,也不看宣传片,闭着眼睛就表示反对的,等等。当然,我要说的,既有关于外来的议论,也有古城建设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问题一

“织金古城”是假古城或是真古城


  显而易见,“织金古城”是一座新建的“古城”,因而有人说:“现代人穿上古装,也不会变成古人。”这样的逻辑似乎是正确的,在时间上,它是新建的,在材料上,它是新装的,因而它就是一个“假古城”。但是,如果用这个逻辑去推理古城的话,恐怕在中国很难找到一个“真古城”。原因很简单,古城建筑材料用得最多的就是木材,木材能经历风雨多少年?就以织金来说,有哪一座寺庙是原始而没有经过修复或重建的?没有。从清康熙五年()建平阳城至今,不到四百年时间,织金的庙宇大多经历了无数次的修复或重建。以乾隆四十八年()才建的财神庙来说,到光绪时候“旧制毁坏不堪,合邑士民重修”(《平远州续志》),不能因为财神庙“重修”,而认定现在的财神庙是假古建。此外,除了自然原因,战争因素也会使得很多古城毁于一旦。因而,评价古城的“新与旧”、“真与假”的标准,不是以时间早晚来定的,而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构成:一、历史上有没有这个古城?二、建筑样式是不是继承了地方传统?三、建筑材料是不是传统材质?答案如果是肯定的,我们就可以认定为真的“古城”,与“假古城”毫无关系。就“织金古城”项目所处的区域来说,历史上就是汉阳古城旧址,即《平远州志》上所说的“东山汉阳部落”所在地,《杂记》曰:“或曰唐明宗天成二年,昆明大*主罗甸王普露、静王九部落,各遣使附牂牁以来,见九部落一为东山部落,即今平远州也。州有东山,山侧尚有古城。今并无其址矣,备存之以俟考。”《安顺府志》说:“曰东山部落,今平远是也,今其城侧有东山,山上尚有古城也。”因此,“织金古城”的建设,不是凭空而起,而是依据历史,是对原有古城的恢复与重建;就建筑样式来说,由于地理及历史的原因,织金建筑受到川南建筑、微派建筑及水西建筑的影响,从而形成织金所特有的地方性建筑形式。织金这种建筑形式,又以清代时期为代表,因而“织金古城”的建设,也以此为基础,在适合的地方,有选择性地调用远古时候的“杆栏式”建筑样式;就用材来说,运用织金传统的青砖、青瓦、青石、木料为主,重塑织金古城原始风貌。因此,“织金古城”就是真古城。

问题二

文庙是原址恢复或是移置古城更好


  文庙又称儒学、圣宫、学宫等,是织金老城最重要的庙宇,康熙五年随平阳城一道建成,是织金传播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恢复与重建文庙一直织金人心中的愿望。


  但在文庙该在原址恢复或是在古城重建的问题上,分歧很大。如果用举手表决的话,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会赞同原址恢复,支持在古城重建的人不会到百分之五。原因很简单,因为人们认为只有在原址上恢复的,才有历史意义,我本人以前也是这样认为。但是问题是:一、在原址上恢复的机率有多大?由于文庙已被织金一小的钢筋水泥建筑所占据,古建尽毁,搬迁一小及重建文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文物部门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资金,而*府部门决定重建需要时间,十年?二十年?怕是会成为一个未知数,最后不了了之;二、就算*府有财力也想重建文庙,但建在原址上,交通不便,游人难以见到,做个摆设都不是地方。正如斗姆阁,躲在现代建筑群中,路不通,也见不到影,只能在时光里静悄悄度过余生;三、重建文庙,除了看交通与位置,还得看周边的环境。如果织金老城进行整体打造,“批发街”、西前街都改装成红墙黑柱青瓦盖的古街道,并恢复、重建城隍庙、药王庙、谢家大院、染布一条街及“大夫第”等,文庙在原址上重建,不仅会成为织金老城的一道风景,而且还会增加不少的商业价值与人气。但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不大。


  其实,恢复与重建不在原址上,未必就失去历史意义。如织金明朝时期的建筑关帝庙,原位于圭山侧,康熙四年()初建平远衙门时,就把它移建于南门城外今二小处,不能说移于二小处的关帝庙因此失去了历史意义;又如文昌阁,康熙二十七年()原建于州城东关外,即现在的砂锅市(织金街)一带,嘉庆七年()移建于今双堰塘处,光绪九年()因战争毁坏而又重修,也不能因为移建而没有了历史意义。


  “织金古城”紧邻织金老城,移置不远,并不会损失文庙的历史意义。更何况,文庙与城隍庙,是一对不可分离的伴侣,因为在织金历史上,一个是青少年教育的圣殿,一个是成人教育的天堂,同时又都是雕塑艺术荟萃之处。文庙与城隍庙在“织金古城”同建,才能真正展示出它们的历史意义。再加上“织金古城”周边的自然风光、青石板的古街道、传统的市井生活及旅游打造所带来的生机,文庙的真正价值,才会得到重放光彩。

问题三

“织金古城”的价值和意义


  现在来说“织金古城”的价值和意义,似乎已经迟了,因为古城已在建设之中。但是在一些小型的讨论会上,偶尔会听到反对之声,甚至还有部分退休老干部,这就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了。


  记得十几年前,从新利村到八步镇的乡村公路很烂,村里叫村民出义务修路,每户承包一段,大约十来米。岳父带着一家人拿着工具去修路,我也跟了去。一路上,修路的人家也不少,却有些路段不见动静。在来来往往往的人群中,其中的一位说:“我不修路又怎样?”岳父说:“修好了路,车子能开,大家都方便!”对方道:“我走了几十年的路,不坐车还不是一样过来了!”


  民国初织金编写《织金县志》,但刻好版后还未印刷,县长调走了。年,织金拆奎阁建广播电视办公楼,存放于奎阁上的刻版被拿出来烧火取暖,继《平远州续志》之后的历史,由此断代。


  也即是说,公路对于某些人,有价值和意义跟没有价值和意义是一样。而对于当时主管拆毁奎阁一事的宣传部长来说,历史只不过是可以用来烧火的废木材。同理,“织金古城”修不修建,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宣传片不观,设计图纸不看,只需张嘴“反对”就可,表示自己的存在感。


  虽然对于多数织金人来说,织金是“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名城”,但现在除了财神庙、月华桥、上水关、东山、鱼山、文昌阁等几处零星的古建外,再也找不出其它。央视来织金拍摄《中国影像方志——织金篇》,龙导演颇为无奈地说:“都说织金文化底蕴丰厚,怎么找不到拍摄处?”可见,文化底蕴丰不丰厚,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是驴子是马得拉出来蹓蹓才行。又说《丁宝桢》电视剧,如果没有织金镜头,打造出来也没有太多意义。但是要拍织金镜头,织金城和牛场镇街道,哪里能上得了镜?要是“织金古城”不抓紧建设出来,我看没戏,只能去外地找场景了。


  织金古城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可忽视的,归纳下来有下面几点:


  一、如果说《平远州志》、《平远州续志》是用文字来描写织金历史片断,“织金古城”则是用实景再现织金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建筑、民风民俗、市井生活、传统工艺、人物事故、战争与和平等等。可以说,“织金古城”就是织金人的一本“历史教科书”,同时也是外来者了解织金历史、文化并能亲身体验的“活窗口”。


  二、苏派古建筑园林研究院院长王惠康在观看“织金古城”的设计图后认为:“苏州园林——假山假水城中园;织金古城——真山真水园中城”。的确,集自然山水、人文历史为一体,使山、水、人、情与城充分融合,画中有画,景中有景,才会情景交融,产生乡愁。而现实中,虽然织金风光无数,却因基础设施不到位,除了织金洞外,万的织金人,无可玩之处,便成了向外旅游的大*;十几万的县城居民,闲暇之时,也多选择周边县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话没得错,而织金人却成了守着金山银山的“贫民”。


  三、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贵州的大趋势,织金不可能坐失时机。以织金洞为龙头,逐步开发好乌江源百里画廊、营上古寨等景区已成为必然。据的贵州旅游资源普查资料,织金单体旅游资源为个,被评定为五级的4个,四级的12个,三级的个,二级的个、一级的个。三级以上者为优良级旅游资源,合计为个。只需打造这个景点,或只打造半数,织金就已无处不风景了,不愁织金无玩处。要打造成真正的“旅游大县”,也不会成问题。但实际情况是,游客来玩织金洞,现在还找不到适合的住处,更谈不上留下客人,如果再开发其它景点,住宿更会成问题。因而,“织金古城”建设成织金旅游的集散地,已成必然。历史上织金就是“南方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集散地,北连四川,南接广西,西至云南,东达湖南,让“织金古城”成为黔西北的“旅游集散地”,未必不可以。


  仅举以上三点,其实还很多。

问题四

怎样定位“织金古城”


  要搞好织金古城的定位,包括“织金古城”这个名字是不是正确,首先就得搞清楚数千年来织金建城的历史,从历史的高度和广度上去为“织金古城”把脉。


  根据史志记载,在织金这块土地上,先后共出现6个古城,即:


  1、“把瑞城”:蛮王把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所建,距今至少有年以上历史,南朝时期被“东山汉阳部落”所灭。原址位于今织金城西小校场处。


  2、“汉阳城”:始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年),距今已有多年,原址位于织金东山一带。


  3、“毗喇城”:唐朝时期称“比楼”,最初见于史志记载为龙朔(唐高宗)三年(公元年),距今至少已有 年以上的历史。明崇祯九年(年),将土城改为石城(原此位于凤凰山西北半坡,即濮牛河上游处)。


  4、“腪州城”:唐初所建,原址位于武佐河西岸,今属纳雍县。


  5、“织金城”:明嘉庆八年(年)建,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又称“织金堡”、“织金关”。


  6、“平阳城”:康熙五年(年)建成,距今年的历史.原址在今县城。民国三年(年)改“平远”为“织金”,“平阳城”因此在民间改称“织金城”。


  这6个古城,在历史上和对外影响上最大的为“汉阳”古城与“毗喇”古城;现存的为“平阳城”或称“织金古城”;处在同一范围、相距不远且可以有条件再打造的古城为“汉阳城”、“平阳城(织金城)”、“把瑞城”三座古城(小校场因新建高楼,可移“把瑞城”于南门城外,那里正好不宜建高层建筑;毗喇城可配合凤凰山脚的湿地公园一起打造)。当然,织金历史上也属“夜郎”,但在大家都在争夺同一个鸡蛋的时候,难免鸡蛋破碎,谁也到不了手。


  在古城的定位上,应根据名气大小、地域位置及实际情况来进行综合评判,避免混乱、不实、重复等现象的发生,并能方便于宣传、报道及游人的目标性选择。如东片区的古城项目,我们给他定名为“织金古城”,这就与老城区的“织金古城”重复,从而产生宣传上、报道上及游客不知所以的混乱。


  合理的做法是:凡织金县城及周边的古城项目,都可以定位为“织金古城项目”,但在这个项目之下,应当有具体的名称,即副标题,如“汉阳古城”、“把瑞古城”等。这样,就便于织金城的分片区、分时区打造,最终形成“汉阳古城”、“平阳古城”、“把瑞古城”三城。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成一个更大的“古城综合体”——“织金古城”。这样,古为今用,既符合以前,也符合现代。在宣传上,每建好一座古城,便可作每座古城的宣传,互不影响。合之,则可作综合性的大“织金古城”(含三城)宣传,内容就会更加丰富多彩。甚至凤凰山处的毗喇古城,也可以随着织金古城的进一步发现,把它作为后备资源,这样更能增加“织金古城”的内含与外延。


  正在建设中的古城东片区,以双堰路为界。界东,正好是二千多年前的“汉阳古城”所在地;界西,正是清代的平阳城(织金古城)。平阳城的东面城墙,正是在现在的双堰路。

问题五

“织金古城”三城谁是重点和关键


  由上可知,“织金古城”项目实际包含三座古城,而这三座古城,谁才是打造的重点和关键?对于从小就生活于织金老城的人来说,情感自然是在“平阳城(织金城)”上。正因为如此,有位“诗人”在文庙是原址恢复或是移置的问题上说:“毕竟,从小到老,让我们*牵梦连的文庙,记忆在一小,根在一小。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忘不了!这是灵*的皈依,这是浓厚如血肉关系的寄托!”、“如果文庙现在还是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尚不能在一小原址重建,那就还不如暂且就让它搁置,机会成熟再重建恢复也不迟!”


  不得不承认,这位诗人的情感是丰富的,却是不理智和狭隘的。首先,谁来投资?即使诗人有这样一笔资金,也一定会思考它的可行性吧?其次,你在老一小读过书,与文庙有过情感,文庙不在原址上恢复,你就宁愿“搁置”。这样,你就拥有了“自己”心中的文庙,而没有见过文庙的后来者,他们就不需要文庙了?


  除了情感因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寺庙遗址都在“平阳城(织金城)”老城区,这足以说明,这里才是“织金古城”项目的重点。正因为如此,早在十年以前,织金就作了旧城改造的设计与规划。有关恢复与重建文庙的呼声,也已不下十年。


  “蓝图”最终成为纸上的梦幻,文庙的呼声,一时击起波澜,最终又平静如镜。为什么?这么大的一座县城,这么多被损毁的古建,需要多大的资金才能完成?


  钱从哪里来?工业?煤炭?工业在织金的戏不大,煤炭到是卖了不少。但它们给织金带来的,更多的不是收益,而是有限资源的大量流失、一座座大山的伤疤、河流和井泉的污染与干枯。


  因此,织金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并利用它为杠杆,让“蓝图”变成现实。织金作为旅游资源大县,它最好的发展之路就是旅游,并且根据历史成因、民族特色等因素,织金最适合的旅游发展之路就是“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要得到展开,必需找到一个突破点,这个突破点,就是正在建设中的“织金古城”(东片区)建设项目。具体表现在:


  1、它既是织金全域旅游的联络点(集散地)同时也是展示地。在为织金洞景区、大峡谷、乌江源百里画廊、营上古寨等已有景区和新建景区游客提供食、宿的同时,也是古城旅游、特色商品购物、民族风情展示、休闲养身、户外健身、文艺交流等的综合体,即全域旅游的集中展示地。


  2、它是织金古城旅游和全域旅游的“试验田”,成败在此一举。如果这一块试验田获得成功,在经验和经济上,就会有所收获,才有信心和足够的资金向“平阳城(织金城)老城区发展,众多被损毁的寺庙才有可能得到全面恢复,使“蓝图”变成现实。反之,试验田失败,经济受损,就不会再向老城区发展,“织金古城”旅游、“蓝图”的规划都会成为泡影,甚至全域旅游也随之“泡汤”。


  3、捏紧拳头,重点出击。以织金的财力不可能完成织金老城区真正意义上的古城改造,只能集中有限的资金,即捏紧拳头、重点出击先打造好织金古城东片区——汉阳古城,并以为示范,然后分片区、分时段最终全城古城整体打造,提升城市品味。


  综上所述,老城区是“织金古城”最终的重点,但不是现在。现在重要的是,先把古城东片区——汉阳古城做好、做活,并获得成功,这才是关键。


  由此可见,这一届县*府关于“织金古城”项目的决策,是有远见卓识的,也是值得赞赏和肯定的。然而,由于新兴“古城镇”在中国风起云涌,竞争激烈,想要在其中成为一匹黑马,谈何容易?这就必须集织金有识之士为一体,群策群力,才能攻克摆在织金人面前的这道难关。

作 者 近 影


  一生有三好:抽烟、读书、吃野菜。


  爱好虽多,但只能致力于写作与学易研究。


  十五岁开始文学写作,用的时间最多,写的东西却不多.


  写作上最终的感悟是:追求独一无二。
  
  
  
  
  
  
   


  文学创作上爱写的是小说,当然也写写诗,没想到杂文反到是写了一大堆。曾有人说我语言怪,其实一点也不怪。自个不想有别人的语言,只有我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管文章写得好与坏,其实也没有好与坏,只有高低之分,对我来说如是。


  年出版长篇历史著作《织金老城纪事》,其余摆不上台面。

《文化织金》

有着优秀而稳定的
  欢迎一切热爱织金的作家、诗人、评论家、书法家、美术家、摄影家、音乐家向本刊踊跃投稿。投稿不分地域,不论题材,不管作品新旧,不限发表与否,只要是反映织金的优秀原创作品,只要一次投稿至少三篇(三件)以上,《文化织金》将适时为你编发个人专集,全面体现你的文学成就与艺术风采,每期一人。本刊不发稿费,但永久性为你提供免费推广平台。

投 稿 须 知


  文学作品须word格式排版,诗作一律抬头不空格靠左排,其余与其它文学体裁相同,即各段顶头空两格,标题三号字,内容小四号,0字距,单倍行距;艺术作品务请提供高清图片或必要的文字说明;另附作者清晰照片及字以内个人简介。

不按标准投稿恕不发表


  特别说明:因时间有限,未发表的作品恕不回复,已发表的作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