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此时此刻,你们还在拼尽全力,让我父亲得到及时救助,我看到了真正的仁心和大爱!”叶先生的儿子连连感谢。
叶先生刚刚在上海交通大医院完成肝移植手术,与他同时接受了器官捐献的,还有一位肺移植手术患者和两位肾移植手术患者。
3月13日,星期天一早,麻醉科十几位医生和手术室20余名护士接到了加班电话。原来,医院心脏外科接受手术的患者摔跤后不治,其家属对于患者在瑞金心外科赵强副院长团队的整个救治过程心存感激,同时也被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信念所感动,为了帮助更多患者,主动提出肺、肝脏和双肾器官捐献。这意味着,有4位患者将重获新生!而手术室,将有5台移植相关手术紧急实施。
每一台手术都不敢有丝毫放松,而4个器官的同时移植,涉及的患者及家属多,手术复杂,院感防控级别高,更要严密评估。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在手术前必须经过3道筛查:一道是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一道是临床症状检查,还有一道胸部ct检查及24小时核酸检测。家属也不能放松,每位住院患者只安排一名家属陪护,同时家属和患者一样,也要进行严格筛查。每个看似繁琐的小细节,一点点编织形成了巨大的网络,医院的综合实力。
一切准备就绪。下午1时,第一位肺移植患者被推进了手术室。这是位16岁的女孩,特别瘦弱,混合型白血病骨髓移植术后一年,她在近期出现活动后喘气不断加重,年前肺移植多学科讨论后,认为可以实施肺移植手术。瘦弱的女孩躺在冰冷的手术床上似乎有点紧张,胸外科主任李鹤成立刻走进手术室,向女孩比出胜利的手势:“我们一起加油,相信我们一定会胜利!”手术室护士长王维也上去招呼,“我前几天在玻璃房看到过你,你还记得伐?”女孩会心地笑了。这台平卧位不断胸骨序贯式先左后右减容双肺移植术,到晚上7时半顺利完成,救治群里的消息此起彼伏,彻夜不停。
下午3时半,第二位肝移植患者做好了所有准备,傅志仁、宋少华和孙可彦医生上台。患者叶先生因消化道大出血并伴有肝功能衰竭,医院。入院后再次出现严重的呕血并继发肺、肾功能不全。傅志仁主任牵头治疗组制定了以内科治疗“稳定战局”,外科手术“集中突破”的诊疗方案: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和体征变化,并积极联系肾内科、输血科进行门静脉减压和输血,稳定病情等待移植。三月的上海,无论是用血还是匹配供体都非常紧张。而3月13日,器官获取组织发来了有合适供体的消息,最终让这位患者得救。经过6小时的“浴血奋战”,手术圆满成功。
晚上7时半,手术室等来了来自安徽和江苏的两位肾移植患者。一大早,肾移植科主任周佩军就细心叮嘱病家出发来沪前,医院急诊进行新冠核酸检测,留下标本后上路,并在行程中查询检测结果。两医院后,再次进行了三道核查,方才办理入院手续。半夜11时,在全体医务人员的努力下,两台肾移植手术终于顺利完成。家属们激动地表示,“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还能幸运地接受肾移植手术,真心向上海、医院、向所有在一线奔波的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黄杨子朱凡
文字编辑:黄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