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医院完成亚洲首例热球囊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本文图片均由上海医院供图胸闷、气短、心悸......这些不适症状长期影响了张阿姨的生活,她在上海医院被诊断出“房颤”。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通常表现为心率过快且不规则。“房颤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感到虚弱、疲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脑卒中和心力衰竭。”医院心内科主任吴立群表示。对于这一种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疾病,药物治疗并不能根治。
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现状及过往病史之后,吴立群主任与家属充分沟通后,一致决定选用热球囊导管进行房颤治疗。
10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律失常团队成功完成亚洲首例热球囊射频消融手术,而张阿姨成为了首名获益者。
全球首款可视化热球囊,仅需1-2分钟的消融时间便可完成单根肺静脉隔离,明显加快了手术。何为“射频球囊消融”?专家拿了微波炉来进行类比。“微波炉用电磁波的热效应加热食物,射频消融的原理和微波炉有点像,就是利用‘射频’(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加热患者体内异常的病灶,使其被破坏,无法传导错误电信号,而错误的电活动正是房颤的原因。”吴立群解释,“作祟”的病灶没了,疾病自然也就好了。
在张阿姨的手术过程中,专家团队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和精湛的导管操作技术,最快仅用4秒就完成了单根肺静脉电隔离。
吴立群解释称,因为肺静脉通常是心房异常电活动的病灶,所以将肺静脉上的病灶“封杀”,使其不能再传导异常电信号就是“肺静脉电隔离”。
吴立群说,常规的导管射频消融手术需要一个点一个点进行,一般需要30分钟左右完成双侧肺静脉隔离,速度较慢。而将射频消融和球囊相结合是一种新技术,该院采用的全球首款可视化热球囊,仅需1-2分钟的消融时间,便可完成单根肺静脉隔离,极大加快了手术。
院方表示,这种全新的房颤治疗手段优势在于全程可视,使得消融过程精准可控,还能明显缩短消融时间。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